钱柜娱乐手机版_钱柜娱乐app-开户投注

七一社區        注冊

新疆以舞講述文化自信故事

2015年09月20日08:21   來源:天山網原創

原標題:新疆以舞講述文化自信故事

【編者按】今年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60周年。為全面展示60年來,特別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召開以來新疆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天山網策劃推出大型全媒體、多語種主題報道《“禮”贊60年·故事中的炫變》,從衣、食、住、行、就業、教育、醫療等與老百姓息息相關的角度出發,通過講述南疆天然氣利民工程、安居富民房、內高班、高鐵開通、雙語教育等10個主題故事,展示60年來,尤其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召開以來新疆的大變化,獻禮自治區成立60周年。《新疆以舞蹈的名義向世界打開一扇大門》為系列報道第二篇。

資料圖:7月20日晚,第四屆中國新疆國際民族舞蹈節在昌吉新疆大劇院盛大啟幕。

舞蹈,是人類最古老的藝術。在新疆的天山、昆侖山、阿爾泰山的溝溝壑壑中還深埋著文化瑰寶——壁畫,在上面鐫刻著翩翩起舞的人群……往事越千年,如今,這壁畫上的人們的蹁躚舞姿在中國新疆國際民族舞蹈節(以下簡稱舞蹈節)上得以重現復活。

自2010年、2014年兩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的召開,掀開了新疆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新篇章。我國提出“一帶一路”戰略構想,並明確把新疆建成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為新疆推動對外開放提供了重大機遇。中國新疆國際民族舞蹈節作為我國對外文化交流品牌項目之一,並已成為絲綢之路文明交流的重要紐帶。

“我一直對世界各地各種各樣的舞蹈感興趣。在舞蹈節上你總能看到不同的風格和舞種,無論是民族舞蹈、傳統芭蕾,印度傳統舞蹈等等,每看一場舞劇,就像活了另一種人生。” 烏魯木齊市民46歲的王芳是位醫生,自2008年與舞蹈節結緣后,舞蹈節,對她意味著愜意難忘的時光。

2008年,在新疆舞蹈史上具有裡程碑的意義。由文化部、自治區人民政府、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共同主辦的首屆中國新疆國際民族舞蹈節(以下簡稱舞蹈節)在烏魯木齊盛大舉行。這是文化部與自治區政府共創的一個國際文化交流品牌,是我國西部邊疆和民族自治區搭建的第一個國家級對外文化交流平台,也是我國唯一一個以舞蹈為主題的文化品牌。

截至2015年,7年間,新疆已連續舉辦了四屆的舞蹈節,吸引了50多個國家的文藝團隊來到新疆,新疆以舞蹈的名義,向世界打開了一扇大門,展示別國家舞蹈藝術,同時也讓世界各國藝術家領略了新疆舞蹈,更讓普通公眾欣賞到一場場具備國際水平的文化饕餮盛宴。

你看戲我買票 文化惠民百姓實惠多

自首屆國際民族舞蹈節舉辦以來,除免費贈票之外,自治區通過財政補貼,以幾十元的低價票將普通觀眾請進了劇場,王芳就是這諸多受益觀眾之中的一位。

時光回溯到2008年首屆舞蹈節。第一天晚上各個劇場的演出都空出不少座位,王芳回憶說“我所在的劇場裡都沒坐滿,老人和孩子居多。”第二天,觀眾口碑就有了體現——王芳想買票帶家人一起去劇,各大售票網點的工作人員給出的答復都是,“我這兒沒有票,上午就搶光了,下次趕早吧”。

“吃一塹長一智,以后得早早買票。”在后來的三屆舞蹈節,王芳一看到舞蹈節售票信息,就會迅速下手搶票。“最早是隻為自己買,現在是為全家買,一買就是五張,家裡老人孩子一起去,其樂融融。”

搶票,排隊買票成了第二屆舞蹈節上最為難忘的記憶之一。《天鵝湖》《紅樓夢》等國內外經典劇目,在演出半個月前,票就售罄。閉幕式的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門票,僅僅兩個小時,就銷售一空。甚至有市民為買票,在售票點打地鋪通宵排隊。第三屆國際民族舞蹈節時,新增了49個現場售票點。而花一兩千元購買演出門票的人不在少數。

第四屆舞蹈節上,太原舞蹈團舞劇《千手觀音》在新疆人民劇場首演。尚夢思提前半小時來到劇場等候。她來自上海,是一名舞蹈老師,借暑假來新疆旅游。

“真的很有運氣,剛好遇到中國新疆國際民族舞蹈節,所以托新疆的親戚買了幾場舞蹈節的票。”尚夢思說,這也是她第二次看《千手觀音》。“第一次是在北京,我記得票價是1000多元,這回票價隻有260元,這裡的文化惠民力度可真大。”

同時,每屆國際民族舞蹈節的配套活動呈遞增的趨勢,擴大了群眾的參與度。第三屆國際民族舞蹈節會場首次從烏魯木齊市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