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31日09:09 來源:四川黨的建設
“受聘‘特聘村主任’后,我一直在外面考察種植業,也帶著幾位村干部去考察了幾個地方,發現成都市郫都區、眉山市仁壽縣種植的黃荊比較適合在我們永江村種植……”5月28日,在瀘州市納溪區護國鎮永江村“特聘村主任”座談會上,“特聘村主任”陳禮宏向眾人如此介紹。
去年以來,納溪區按照不佔村“兩委”班子職數、不參與日常事務管理、不領取待遇報酬“三不原則”管理,創新實施“特聘村主任”。目前,納溪區127個行政村聘任“特聘村主任”133名(部分村兩名),率先在全市實現行政村“特聘村主任”全覆蓋。
“特聘村主任”為何願意接下這份不計回報的“差事”?黨組織是如何將他們優選出來?如何劃分權責、確保運行呢?
優選慎選 匯聚人才
2019年初,在一次與回鄉創業的成功人士聊天中,納溪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潘浩了解到,有不少返鄉成功人士除了有創業需求,還有報答家鄉、參與家鄉建設的願望。“鄉村振興需要人才振興,我們剛好可以結合兩者來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潘浩說。
為此,納溪區委組織部牽頭成立了“特聘村主任”選聘工作組。在堅持事業為上、以事擇人、人崗相適原則的基礎上,工作組全面摸清納溪區村情、人才“兩個家底”,結合具體情況,雙向對接、擇優選擇。
在成都納溪區商會微信群,納溪區委組織部一發出“特聘村主任”邀請函,立即得到了不少商會成員的積極響應。“我們商會90%的會員都出身於農村,對農村有很深厚的感情,非常希望能回饋家鄉。”納溪區駐成都市農民工黨委書記、成都納溪區商會會長顏堯華說。
“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