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忠
2021年11月25日08:1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以下簡稱《決議》),從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的政治高度,對“堅決維護黨的核心和黨中央權威”作出了深刻論述、提出了明確要求。《決議》指出:“隻要我們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不動搖,堅決維護黨的核心和黨中央權威,充分發揮黨的領導政治優勢,把黨的領導落實到黨和國家事業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就一定能夠確保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致向前進。”這對於推動全黨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具有根本性、全局性、決定性意義。
一 堅決維護黨的核心和黨中央權威,是黨的百年奮斗的重要歷史經驗,是中國共產黨能夠成功和繼續成功的根本政治優勢
黨的百年奮斗史充分証明,什麼時候全黨堅定維護黨的核心和黨中央權威,黨的領導就會加強,黨的事業就不斷取得勝利﹔反之,黨的領導就會弱化,黨的事業就會遭受挫折。我們黨從誕生之日起就是一個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組織起來的統一整體。1935年1月召開的遵義會議,事實上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黨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開始形成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在最危急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但是,全黨真正深刻認識到維護黨的核心和黨中央權威的重大意義並成為自覺行動,還經歷了一個過程。長征途中張國燾挾兵自重、另立中央,全面抗戰初期王明不聽黨中央指揮、在黨內拉幫結派,都給中國革命造成損失。有鑒於此,黨提出了“四個服從”,強調最根本的是全黨服從中央,先后制定關於中央委員會工作規則與紀律的決定、關於各級黨部工作規則與紀律的決定、關於增強黨性的決定、關於建立報告制度的指示、關於健全黨委制的決定等,從制度上加強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毛澤東同志指出,“領導核心隻能有一個。一個桃子剖開來有幾個核心?隻有一個核心”,“實行一元化的領導很重要,要建立領導核心,反對‘一國三公’”。黨的六屆七中全會通過的《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使全黨對中國革命基本問題的認識達到一致,“全黨已經空前一致地認識了毛澤東同志的路線的正確性,空前自覺地團結在毛澤東的旗幟下了”。新中國成立后,黨的七屆四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增強黨的團結的決議》指出,“黨的團結的唯一中心是黨的中央”。毛澤東同志強調,“領導我們事業的核心力量是中國共產黨”,“工、農、商、學、兵、政、黨這七個方面,黨是領導一切的”,“必須有中央的強有力的統一領導,必須有全國的統一計劃和統一紀律”。改革開放后,鄧小平同志強調:“中央要有權威。改革要成功,就必須有領導有秩序地進行。”1980年《關於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則》規定,“全黨服從中央,是維護黨的集中統一的首要條件”。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對毛澤東同志的歷史地位和毛澤東思想作出了科學評價。鄧小平同志指出,“任何一個領導集體都要有一個核心,沒有核心的領導是靠不住的……要有意識地維護一個核心”。這是總結黨的歷史經驗得出的科學結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的領導全面加強,“兩個維護”成為全黨在革命性鍛造中形成的共同意志,成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最可寶貴的重大政治成果。針對一段時期以來黨內存在不少落實黨的領導弱化、虛化、淡化、邊緣化問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旗幟鮮明提出,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首先要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全黨必須自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黨堅持唯物史觀和正確黨史觀,正確認識改革開放前和改革開放后黨的歷史,旗幟鮮明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堅決維護黨的核心的歷史地位。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和在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1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中,分別高度評價了毛澤東同志、鄧小平同志的歷史功績,明確提出了評價歷史人物和革命領袖的歷史唯物主義方法論原則,堅決防止在重大問題上犯顛覆性錯誤。我們健全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制度體系,強化“兩個維護”的制度保障,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建立健全黨中央對重大工作的領導體制,完善推動黨中央重大決策落實機制﹔強化政治監督,深化政治巡視,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推動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堅決查處周永康、薄熙來、孫政才、令計劃等嚴重違紀違法案件,清除了黨內政治隱患。所有這些根本性、開創性、重塑性的重大舉措,都全面加強了黨的領導,有力維護了黨的核心和黨中央權威。
《決議》高度評價了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黨全國人民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高度評價了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作出的卓越歷史貢獻,高度評價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和意義。實踐証明,習近平總書記是經過歷史檢驗、實踐考驗、斗爭歷練的當之無愧的黨的核心,是贏得全黨全國人民衷心擁護愛戴的人民領袖,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領路人。《決議》指出:“黨確立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反映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心願,對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具有決定性意義。”我們要深刻領會“決定性意義”的深刻內涵,深刻認識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決定道路方向,決定事業成敗,決定黨的興衰,決定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從而在維護上更加堅定、更加自覺、更加執著、更加真摯。
二 堅決維護黨的核心和黨中央權威,是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的核心要義,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政治保証
《決議》在總結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時指出:“歷史和現實都証明,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治理好我們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政黨和人口最多的國家,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特別是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堅持民主集中制,確保黨始終總攬全局、協調各方。”這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運所系。
(一)堅決維護黨的核心和黨中央權威,是黨的領導的最高原則和黨的政治建設的首要任務。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重大建黨原則。恩格斯強調,“沒有權威,就不可能有任何的一致行動”。列寧指出:“黨的中央機關成為擁有廣泛的權力、得到黨員普遍信任的權威性機構,隻有這樣,黨才能履行自己的職責。”2021年2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保証全黨服從中央,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是黨的政治建設的首要任務,必須常抓不懈。”在黨的組織制度中,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和它所產生的中央委員會是黨的最高領導機關,中央委員會、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是黨的組織體系的大腦和中樞,習近平總書記是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是中央領導集體中負總責、最后下決心的人,是黨的領導的根本制度安排。堅持黨的領導,首要的、根本的是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這是黨的領導的最高原則。
(二)堅決維護黨的核心和黨中央權威,是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的內在要求。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是最高的政治領導力量。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中,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載入憲法的,黨的領導制度是我國的根本領導制度、居於統領地位。在國家治理體系的大棋局中,黨中央是坐鎮中軍帳的“帥”。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是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的依據。按照《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工作條例》的規定,黨中央的領導地位和權威體現在:全面領導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各領域各方面工作,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重大工作實行集中統一領導﹔各級人大、政府、政協、監察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武裝力量,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人民團體,企事業單位,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社會組織等,都必須自覺接受黨中央領導﹔全黨各個組織和全體黨員必須自覺服從黨中央,向黨中央看齊,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黨中央發揮“舉旗定向、掌舵領航”作用,體現為“三個引領”:加強政治引領,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加強思想引領,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教育人民﹔加強風范引領,以強大真理力量和人格力量凝聚黨心軍心民心。黨中央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體現為“三個統攬”:統攬各項工作,整體推進黨和國家各方面事業﹔統攬各方力量,領導各級各類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群眾一體行動﹔統攬國家治理,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三)堅決維護黨的核心和黨中央權威,是在建黨百年新的歷史起點上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的現實需要。過去一百年,黨向人民、向歷史交出了一份優異的答卷。現在,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又踏上了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的趕考之路。我們黨要帶領人民成功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解決重大問題,必須擁有一個具有崇高威望的黨的核心和具有高度權威的黨中央。隻有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才能把全黨全國人民的思想意志、智慧力量凝聚起來,萬眾一心、勠力奮斗,朝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奮勇前進。
三 不斷增強堅決維護黨的核心和黨中央權威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新時代、新征程、新使命,對堅決維護黨的核心和黨中央權威提出了更高要求。要以統一的思想為基礎、以堅強的定力為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