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新能源汽車如何加速駛向新農村(經濟新方位)

2025年09月07日08:1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圖為陳月浩在搬運水蜜桃。
  姚玉婷攝(人民視覺)

  圖為文鈺姝向顧客介紹汽車功能。
  本報記者 楊 迅攝

  圖為周光律在龍馬村檢查充電樁。
  本報記者 張雲河攝

  2025年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開展數月,老鄉最關心哪些問題?

  自2020年第一次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開展以來,入選車型不斷豐富、覆蓋范圍有序拓展、支持力度持續加大。好政策助力,更多優質新能源汽車馳騁廣袤鄉村。

  如今,除了車輛口碑、質量等因素,售后服務方不方便、優惠補貼能否享受、充電設施是否健全等,愈發成為老鄉買車換車時考慮的重要因素。本報記者在江蘇、湖南、廣西採訪,看助力新能源汽車下鄉,各地有何好經驗。

  ——編  者

  

  哪些車型受到關注?江蘇無錫——

  “適合農村的新能源車型真不少”

  本報記者  白光迪

  江蘇無錫惠山區陽山鎮,無錫桃冠苑水蜜桃專業合作社內,分揀、套袋、包裝,一派忙碌。

  “把這一陣忙完,就輕鬆一些了。”桃農陳月浩說,除了走快遞渠道的訂單,這幾年合作社與酒店合作,客人入住時可品嘗、訂購桃子,他每天要將一些訂單配送至無錫市區的酒店。

  “這40箱桃子,要送去3個酒店,來回60公裡。”說著,陳月浩將桃子整齊碼進一輛嶄新的新能源小型汽車車廂。

  這輛上汽大通生產的新能源6座純電物流車,是前不久陳月浩趁著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添置的。

  “這車很實用,貨倉裡放小一百箱桃子不成問題。”過去,陳月浩會在貨運平台上下單,但成本偏高,配送速度也慢。“像今天這樣一單跑三個地方,要花110元左右,而且會跟別人拼單,送得慢。”陳月浩表示,不同客戶訂購的水蜜桃,規格、品種和價格都存在差異,自己配送,訂單不容易搞混,更放心。

  具體買什麼樣的車?陳月浩有主意。

  “能裝,平穩,空調要好。”他說,桃子怕顛,且需要低溫儲運,“最好價格也能低一些,兼顧家用。”

  “貨倉實際利用率能達到98%。”上汽大通銷售經理耿慶美介紹,陳月浩選購的車輛百公裡電耗15.9千瓦時,續航裡程305公裡,“車輛主要為城市物流配送和農村農產品配送設計,還有不同型號。”

  陳月浩原先有一台油車,換車時享受了省裡以舊換新補貼1萬元。“現金直接打到卡裡,廠家也有優惠活動,又便宜了4000塊,新車到手花了7萬多塊。”陳月浩說,“使用起來也劃算,運一趟的電費大概20塊錢。”

  這車除了蜜桃季運貨,周末開著帶家人出游也挺合適。“這次去買車,發現市面上適合農村的新能源車型真不少。有專門拉貨的微面、皮卡,也有適合家用的SUV。”

  據了解,江蘇在積極落實國家“兩新”政策的同時,還在今年初明確補貼資金向新能源車傾斜。“從汽車以舊換新申請量看,今年截至6月30日,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超27萬輛,涉及補貼資金超41億元。”江蘇省商務廳市場體系建設處處長金玉梅介紹,以舊換新中新能源汽車佔比達58%。

  

  服務保障能否跟進?湖南長沙、岳陽——

  “把服務送到老鄉家門口”

  本報記者  楊  迅

  一大早,湖南長沙寧鄉市青山橋鎮竹峰村的后備干部戴志鵬從家出發,駕駛新能源汽車,開始一天的走訪工作。戴志鵬算了一筆賬:“走訪要跑幾十公裡,充電比加油省不少錢。”不只是戴志鵬,鎮上越來越多的老鄉也選擇新能源汽車。

  新能源汽車下鄉,離不開服務保障體系的同步升級。在湖南,許多縣裡的汽車保養站點已新增新能源汽車充電、維修、保養等服務。經銷商推出便利化舉措,方便農村地區消費者了解優惠政策、選購新能源汽車。

  如何服務新能源汽車下鄉,特別是偏遠鄉鎮?位於寧鄉的比亞迪湖南瑞盛店經理張軍說:“我們提供24小時免費救援,還向有購車意向的客戶提供上門試駕、上門接送服務。來看車的交通費也能報銷。”

  長沙縣臉譜汽車貿易有限公司在短視頻平台開直播,方便農戶了解政策、選車購車﹔還聯合充電服務商,推動“家門口充電”解決方案,依托汽車廠商的服務網絡,提供“整車+雙電”終身質保。

  岳陽湘陰縣,做五金生意的田果喜歡旅行,但家裡那台老油車出行成本比較高。雖然一直有換車的念頭,可一想到要專程去城裡看車,又打起了退堂鼓。

  趁著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東風卓聯岳陽新港奕派店的銷售顧問文鈺姝驅車100多公裡,直接把試駕車開到田果家附近,還帶來“優惠禮包”:除了以舊換新補貼,還有廠家補貼等。

  “確實劃算多了!”田果仔細一算,決定訂下這款新能源汽車。

  這次下鄉活動,文鈺姝收獲頗豐:獲得20條潛在客戶線索,現場簽下3個訂單。回程路上,她翻看訂單本說:“關鍵是要把服務送到老鄉家門口。”

  近年來,湖南在推廣新能源汽車方面持續用力,公共汽電車已達3.14萬輛,綠色公交佔比達97.32%。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累計建成充電樁42.15萬個。

  

  基礎設施短板怎樣補齊?廣西平果——

  “充電要安全、便捷”

  本報記者  張雲河

  “農村還建充電樁?接根地線,拉個插排,不就行了?”

  前不久,按照當地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廣西百色平果市坡造鎮龍馬村的新能源充電站開工,現場圍觀的老鄉不少,有人開起玩笑。

  “建充電樁不是城市‘特長’,推廣新能源汽車下鄉,充電要安全、便捷。”充電站運維人員周光律接過話茬,“新能源車越來越多,咱們村以及周邊地區搞民宿、農家樂,沒充電樁誰願意來?”

  今年,平果入選縣域充換電設施補短板試點縣。補短板、促消費,當地加緊建設公共充電基礎設施,打通新能源汽車下鄉“最后一公裡”。

  充電站往哪兒建?

  以龍馬村為例,該村離縣城22公裡、與坡造鎮一街之隔。村部隔著兩塊玉米地,便是215省道,路上常見“綠牌車”。將村部停車場20米長的廢棄綠化帶改建為充電站,省地又方便。

  “我們結合充電樁高頻使用場景,科學規劃、量力而行,避免盲目‘攤大餅’,導致‘短板越補越短’。”周光律說,當地重點選擇“四好農村路”、鄉鎮農村物流節點等布局充電樁,現在已覆蓋平果12個鄉鎮、54個重點村屯。

  充電站如何建?

  農村充電站建設,要考慮電容大小以及變壓器、電線杆、電纜等配套成本。龍馬村離鎮上近,建的是10個額定功率120千瓦的雙槍直流快充樁﹔太平鎮那供村離縣城遠,建了3個快充樁、2個慢充樁,成本低些。

  周光律說:“充電樁採用分時收費的方式,鼓勵錯峰充電。我們還利用第三方平台,搭建充電樁監管系統,實時‘體檢’、壞樁報修。”

  充電樁補短板,與新能源汽車下鄉政策“同頻共振”。上半年,平果新增公用充電樁超200個,帶動限額以上汽車銷售企業銷售328台新能源汽車,同比增長25.7%。廣西積極實施縣域充換電設施補短板試點工作,支持汽車企業針對農村地區特點,推出性價比高、適配家庭充電插座的小微型新能源汽車。

  “建好管好充電樁,讓它從夠用變好用,任重道遠。”廣西工業和信息化廳裝備工業處負責人表示,要將農村充換電設施建設成效轉化為新能源汽車消費成果,持續釋放下沉市場消費潛力。

  

  本期統籌:祁嘉潤

  《 人民日報 》( 2025年09月07日 03 版)

(責編:萬鵬、代曉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