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起当年接待小平的情景,廖昌义仍记忆犹新。
1972年11月12日,初冬早上,天刚蒙蒙亮,一辆灰色的“伏尔加”驶出原福州军区南昌步兵学校大院,奔驰在江西大地上。车上坐着“文化大革命”中下放到南昌市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劳动的邓小平。这是他下放三年多以来第一次外出参观。
“九·一三事件”后,笼罩在中华大地上那“文化大革命”特有的紧张政治空气略有缓和。邓小平提出到江西革命老区参观学习。
这位后来的改革开放总设计师,尽管自己仍身处逆境,始终没有忘记人民。老区的许多地方,他都想去看看。他希望多了解百姓的疾苦,多听听百姓的呼声,希望为文革动乱中的中国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8月20日至27日,“追寻小平足迹”采访组重走老区路,试图找到一些伟人的雪泥鸿爪。
“好多年没有出来了,这次出来什么都新鲜”
12日上午,邓小平乘车途经素有“药都”之称的樟树镇,参观了四特酒厂和江西盐矿,实地了解工业生产的真实状况。虽然令樟树镇人民遗憾的是,小平没有在这里留下照片,但却留下了一件珍贵的物品——小平同志当年吃饭的发票存根。
据了解,在樟树镇吃过午饭后,邓小平不顾当地的再三劝阻,执意按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