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综合报道
分享

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盛开(雪域欢歌70载·西藏启航新时代)

本报记者  郝迎灿  徐驭尧

2021年08月15日08:1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在拉萨八廓街一个民族聚居的大院里,次仁玉珍一路成长为一名文艺工作者,“大家相亲相爱,互相帮助,谁家有事喊一声,总能及时得到帮助。”

“共饮一井水、同为一家人”,这样的民族大院,在八廓街附近有100多个。

民族团结是西藏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和平解放70年来,西藏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族儿女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盛开。

雪域儿女心向党

本有很多机会外出务工,也可接手家族磨坊生意,普琼却选择了自己热爱的工作,一干就是21年。

“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新西藏。”作为江孜县宗山一处遗址的讲解员,普琼深爱着这份工作,“我是农奴的后代,更能体会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要把新旧西藏的对比一直讲下去。”

七十载沧桑巨变,如今的江孜已是西藏的产粮大县和新兴旅游地。去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145元。

登宗山远眺,年楚河畔溢青流翠,那是青稞在抽穗;群山脚下铺展明黄,那是油菜花在盛放。眼前,具有当地风格的新居整洁漂亮,五星红旗高高飘扬。

江孜的发展成就,正是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的一个缩影。在党的领导下,西藏各族儿女始终高举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旗帜,自觉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创造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发展奇迹。

“讲党恩爱核心、讲团结爱祖国、讲贡献爱家园、讲文明爱生活”,西藏近年来持续开展“四讲四爱”群众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

“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才能为西藏发展进步筑牢坚实基础、开辟光明前景。这是历史的深刻结论,也是西藏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张云说,各族群众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更加自觉更加坚定。

携手共建美好家园

珠峰脚下,定日县扎西宗乡扎西宗村80多户村民,自然条件受限,日子一度不太宽裕。

2017年,上海援藏产业项目“珠峰小镇”选址扎西宗村。“小镇建设运营,不仅吸纳当地村民就业,还能带动创业。”上海援藏干部、定日县发改委副主任沈耀庭说。

伴随项目建设,村里近几年来了180多名务工者。扎西宗村党支部书记桑布组织大伙儿结对认亲,各族群众相帮互助,“大家有活一起干,有生意一起做。”

团结固则百业兴。“4年多来,村里开起超市、旅馆和餐厅10多家,珠峰小镇吸纳40多名村民就业,带动户均年增收6000多元。”桑布说,“小镇8月中旬正式营业,人气会更旺、生意会更火。”

坚持所有发展都要赋予民族团结进步的意义,都要赋予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都要有利于提升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雪域高原正不断舒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动人画卷。

在全国海拔最高的县——那曲市双湖县,民族团结的故事广为流传。2017年8月23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援藏医疗队实施了世界首例5000米海拔急诊剖宫产手术,母子平安。孩子的父母巴桑和曲德随即为孩子取名霍党生。次日,因胎儿被脐带绕颈,产妇桑吉卓玛也接受了医疗队的紧急剖宫产手术,并为女婴取名霍油生。

自从1994年开始援建、2002年对口支援以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先后选派14任援藏干部奔赴双湖,累计投入4.5亿元,落地项目103个。

1994年至2020年,对口援藏省市、中央国家机关及中央企业分9批共支援西藏经济社会建设项目6330个,总投资527亿元,并选派9682名优秀干部援藏。

和平解放70年来,西藏人民深深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深深感受到西藏的前途命运始终同祖国的前途命运紧紧连在一起。

70年来,中央政府为西藏制定了许多好政策,涉及财税金融、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各个领域。中央财政对西藏转移支付力度逐年加大,在不同时期相继安排一大批关系西藏长远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大工程项目,极大改善了西藏人民生产生活条件。

“党的十八大以来,连续5年召开深化对口援藏扶贫工作会议,通过中央支持和各地帮扶,截至2019年底,西藏全区62.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74个贫困县(区)全部摘帽,历史性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西藏自治区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西藏正努力谱写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民族团结就像阳光和空气

出拉萨,沿318国道西行,阅不尽高原壮阔、峡谷幽深,也采撷了一路“民族情、一家亲”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