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0日13:26 來源:湖北日報
剛剛過去的這個夏天,一場特大洪澇災害襲擊了荊楚大地。全省2000多萬人受災,受災縣市覆蓋率接近100%,災情之大、損失之重歷史罕見,受災群眾生產生活遭受重創。
大災就是大考。如果說,在抗災救災這“第一場考試”中,我們的領導力和執行力得到了檢驗和証明,那災后恢復重建這“第二場考試”,則更為艱巨、更為繁重、更為漫長。決戰災后恢復重建,既是一場迎難而上的攻堅,也是推動發展的重要機遇,恢復生產、重建家園,不僅是重新“站立起來”,更是“發展起跳”,以此為契機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彌補水利建設和防洪排澇短板,擴大有效投資,推動生態建設。既立足當下,又著眼長遠,既挽回損失,更補上發展欠賬,就是一個化災為機的過程,一個實現發展新跨越的過程。
決戰災后恢復重建,要有更強的政治自覺。災后恢復重建是民生問題、經濟問題,更是政治問題,是“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的集中體現。能不能樹立大重建、科學重建的思維,解決好群眾最迫切的現實問題,正是檢驗我們的為民理念牢不牢,考驗我們的領導能力強不強的考卷,隻有更強的政治自覺和決心,才能考出更好成績。
決戰災后恢復重建,要有更強的推進力度。落實用第一力度抓好第一要務,抓好恢復重建是重要內容。如期重建水毀房屋、確保受災群眾春節前搬進新居,是硬要求、硬任務,必須快馬加鞭、毫不鬆懈﹔加快重建基礎設施,是需要盡快補齊的短板,必須集中力量、打基礎管長遠﹔農民增收是“難中之難”,必須想千方設百計,支持市場主體帶動農民增收。要按照目標倒排工期,按照要求加強督辦,確保按期實現目標。
決戰災后恢復重建,要有更足的資金支持。災后恢復重建